第(2/3)页 第二天上午,秦川早早起床,梳洗打扮后出门驾车前往拍卖行。 华艺拍卖行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,是一座现代化的大楼,秦川停好车,深吸一口气,迈步走进大厅。 “秦先生,”前台小姐微笑着说,“您是来参加晚上的拍卖会的吗?” 秦川点点头:“不过我有个特殊的要求,我想先见一见负责人,关于那个唐代花瓶。” 前台小姐犹豫了一下,最后说:“那请您稍等,我去联系一下黄经理。” 大约五分钟后,一位穿着得体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。 “秦先生,”他热情地说,“我是黄伟,听说您对那个花瓶有兴趣?” 秦川与他握了握手:“黄经理,我开门见山吧,我想亲眼看看那个花瓶。” 黄伟挑了挑眉:“这个,按照规定,非竞拍者是不能接触拍品的。” 秦川早有准备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黄伟:“黄经理,我和上面的人也认识,我相信这对我而言不算什么问题。” 黄伟看了看名片,脸色微变,他迅速收回名片,笑道:“瞧您说的,这当然没问题,不过,咱们丑话说在前头,看完之后,秦总可不能影响拍卖会的秩序啊。” 秦川摆摆手:“那是自然。” 跟随黄伟来到一间隐蔽的会议室,秦川屏住呼吸,等待那件神秘的花瓶现身。 片刻后,黄伟推着一辆推车进入房间,当盖在花瓶上的红布揭开的刹那,秦川的目光瞬间凝固了。 那是一个通体青灰色的花瓶,造型简洁大方,瓶身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,中间位置有一行工整的楷书题款:“大唐开元十年制。” 最引人注目的是瓶口处刻着一行小诗,正是李董事长提到的王维诗句: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,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 秦川屏息凝神,仔细观察着花瓶的每一个细节,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古董商人,他很快就发现了某些不寻常之处。 首先是材质,花瓶表面光泽温润,触感细腻,显然是用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。 其次,瓶身上的花纹线条流畅,转折圆滑,明显出自大师之手,最重要的是,那些文字和图案的雕刻手法,与唐朝早期的玉器制作风格极为吻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