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一下“兵农分离”-《日本战国:真田家的野望》
第(2/3)页
比如纪伊的杂贺众、根来众包括伊贺、甲贺地区所谓忍者的团体都是如此。
他们依靠为大名提供军事服务来获取粮食金钱,不再单纯的依赖土地的产出。
随着战争持续发展,大名之间的战斗变得频繁,所以就有了长期维持“战备状态”的需求。
逐渐的,一种新的概念开始浮现,即常备足轻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足轻便不再是单纯的农民。
以上是关于日本战国时期“士兵”的简单介绍,下面再来说说“兵农分离”。
很多人以为“兵农分离”=常备足轻,但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开头吉良就说过,“兵农分离”是等级划分制度,而不是“军事制度”。这里的兵指的是武士而不是足轻(农民),“农”才是指的足轻(农民)。
“兵农分离”的核心内容是将武士与土地进行分离,换句话说“兵农分离”应该叫“武士、农民(土地)分离”,这样一说就很好理解了。
长期以来,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都是依靠下面的家臣和军役众来承担军役,武士、地头、国人众等与土地的关系根深蒂固,这对于大名统治领地非常不利。
大家比较熟悉的“家臣集住”其实就是“兵农分离”的一种手段,通过将家臣武士集中到大名的居城集中居住,切断武士与土地之间的联系。
如此一来,武士不再拥有土地,所有的战斗人员(包括武士、足轻等)都是直接向大名服务,从而实现大名对农民的直接统治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