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炙鸭还没端上来,便嗅到香气扑鼻。端上石案再一看,色泽枣红,外皮光亮,而且与寻常烤炙的禽类不同,外形却是浑圆饱满。刘备盯着炙鸭说道:“孟德是没这口福了!” 见众人都是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,姜泫心中颇为得意,说道:“这炙鸭,只有我这里可吃到。别处,绝无!”这炙鸭是姜泫独创的,在凉州汉阳时,就经过多次研制、改进,总算成了一道成熟的菜品。 这道炙鸭的制作非常考究,选用的需得是圈养的肥鸭,刚一长成的最好,肥瘦分明,皮下脂肪厚,鲜嫩适度,不腥不酸。 宰了肥鸭之后,还得放血、烫毛、择毛,手段相当细致,只能姜泫亲力亲为。毛除干净之后,还需打气,也就是从刀口处吹气,慢慢将空气功充入鸭体皮下脂肪与结缔组织之间。之后掏膛、洗膛。然后将鸭头挂钩,再烫皮收毛孔,之后往鸭身上浇洒蜜水,阴凉通风晾干。再然后,往鸭子内灌水,以求烤制时是内煮外烤,熟得快,并且可以补充鸭肉内水分的过度消耗,鸭肉外脆里嫩。最后,以枣木、梨木燃火,将鸭子悬于其上,反复翻转使其受热均匀,这才能上桌。 除了烤炙过程是交给细心的荆蓁,剩下的处理鸭子、砌炉子,都是姜泫亲力亲为、一手操办的。 鸭子端上了石案,姜泫又从漆盘上拿起一把锋利的短刀,刃在鸭上走,柄在手中转。姜泫一边片鸭子,一边讲述着炙鸭是如何选材、制作的。刘备喜好没事,仔细听着姜泫的口述,似乎是想回去仿制。丁晓和史阿醉心剑术,则一直在留心姜泫精妙、迅捷的手法。而荆纬,除了留着口水、盯着鸭子,脑袋里就没别的了。 陈妪又端过来一个食案,上边都是姜泫调制的甜酱,还有蒸薄饼、葱段、胡瓜段。胡瓜,便是后世的黄瓜。 姜泫片鸭的技巧不娴熟,但惯于用剑,所以手法极快,不多时便将四只鸭子都片好了,即使薄厚不一,做不到片片带皮,却也只能如此了。他托起一张薄饼,夹上鸭肉片、葱段、胡瓜段,再抹上一条甜酱,说道:“薄饼包肉,并佐以葱、瓜,鸭肉味厚,再配以椒柏酒之清香,美矣!” 众人都是食指大动,纷纷学着姜泫的样子,卷起了鸭肉,入口酥香鲜嫩、味道醇厚。鸭肉吃多了便会觉得略微油腻,可是这椒柏酒中的草香、椒香浓郁,除了解腻,更增风味,搭配起来,果是人间至品! 却说太尉府的金曹掾邓文,刚刚上任不久,有诸多事情需要理清,所以天快黑了还没下值。忙完手头的事,刚要走,便有一个小吏急匆匆地跑进了他办公的塾室内,回报了在清平巷遭遇的事情。 邓文没说什么,让那个小吏直接下值回家。自己也换下了进贤冠和皂袍,穿上便服,乘车离去。 邓文的牛车七拐八拐的,没直接回自己所住的永和里,而是往北边的百郡邸驶去。到了百郡邸,在一处大宅的后门,下车四下张望,确定无人尾随之后,便驱车进了院子。 这处宅邸,不是别处,而是陈王刘宠在雒阳的住所。刘宠,汉孝明皇帝刘庄玄孙,陈敬王刘羡曾孙,陈顷王刘崇之孙,陈孝王刘承之子。按辈分,是当今天子刘宏的叔叔。去年天子圣诞,刘宠奉召入都,之后一直留在了雒阳,没有回封地,如今已经过了大半年了。 刘宠嗜好弓弩,喜欢到处收集,正在书房试一张新入手的劲弩。听家人传报听是邓文来了,直接传见。 邓文手捧一只木匣,也不知里面放的是什么。进了书房,见台阶上的几案后面坐着一个人,三十多岁,身体雄壮,面容俊毅,鼻梁和其他刘家人一样高壮挺拔,两撇长须垂在嘴角,颔下的短髯却向里卷曲着。 邓文当然认识,这人便是陈王刘宠。邓文先是行过大礼,之后将木匣放在几案上。 见邓文献上礼物,刘宠眼皮都没动,手中依旧把玩着劲弩,冷冷地说道:“此,何意?本王向杨太尉荐你为金曹掾,是为国举贤,非为此也!” 邓文再次下拜,说道:“殿下贤明,忧国忧民,自是不在意身外之物。微臣,只聊表寸心而已,此亦非金玉俗物,而是微臣偶得一前朝弩机,特献与殿下。” 刘宠没再说什么,摆了摆手,赐邓文一旁坐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