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 归去(五)-《理想年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徐世昌和袁世凯是从小穿一个开裆裤长大的铁哥们,这铁得快要成基的关系,是路人皆知。袁世凯在垣上村养疴期间,徐世昌为了避嫌,是一次还没有来过。徐世昌自己都不敢相信,他会以朝庭特派员的身份拜访袁世凯的一天。他感叹一声,“世事变幻无常,莫过于此啊。”

    徐世昌奉旨拜访袁世凯,原因清廷起用袁世凯的诏旨,传到垣上村,殊不知袁世凯得诏之后,又改变了主意。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这边愿意了,袁世凯那边没又不愿意。

    徐世昌心想,该拿捏的时候,一定要捏足了谱儿。今及武昌乱起,即欲起用老袁,这种退即坠渊,进即加膝,无论如何长厚的人也未免愤愤不平,何况他这位机变绝伦,号称彰德活曹操的袁老哥。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,也未免太天真,也把袁世凯想得太脑残。

    袁世凯接到诏书,即上折推说道:“……臣旧患足疾,迄今尚未大愈。去冬又牵及左臂,时作剧痛……近自交秋骤寒,又发痰喘作烧旧症,盖以头眩心悸,思虑恍惚……一俟稍可支持,即当力疾就道。”(见《袁世凯奏折》)

    载沣从前以“足疾”开袁世凯回籍“养疴”,今天,袁世凯腿脚的老毛病非但没有好,反而更添新毛病。腿脚上的病去年就蔓延到了胳膊,今年不只是咳嗽发烧,还高血压高脂肪高胆固醇,病根更是蔓延到了脑子。智商明显的在下降,已经到了不能思考的地步。连地上一只猴,树上漆只猴,一共几只猴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袁世凯真比被赵本山忽悠的范伟惨?其实啥事没有,腿脚利索,精气神旺着呢。八个姨太太都不够他一夜折腾,五个河南大馒头不够他一顿好吃。

    当然,袁世凯在奏折里大肆忽悠的同时,也给清廷和自己留个退步――一俟稍可支持,即当力疾就道。

    袁世凯给足了两方讨价还价的余地,而且他现在就还价――湖广总督,官太小,爷不干。

    袁世凯一天不干,湖北的局势就在载沣等的眼皮底下一天天烂下去。急电雪片半的飞进紫禁城,被朝庭寄于厚望的湘军夏占魁在三道桥全军覆没,河南袁世凯的老乡张锡元在孝感失去联络,后从匪党的《人民日报》得知已经全军覆没。汉口匪党头子李想更是在《人民日报》发出狂言,学足了当年长毛的架势,决意发动北伐东征。整个朝野震动,满清朝庭的统治阶级已经受不起这样的惊吓。无论匪党头子李想说得是真是假,有长毛的前车之鉴在,他们都宁愿相信是真有其事。

    但是段祺瑞的第二军按兵不动,没有丝毫要进入湖北的意思。而荫昌的第一军还堵在信阳,这么多天过去,出了冯国璋移架武胜关之外,其余个营没有前进一步。而冯国璋还是接到袁世凯的电令,也算是给荫昌一个面子。真实原因是袁世凯眼看李想统一湖北,虽然看不起一身长毛拳民气的李想,但还是要给自己留一个入主湖北的桥头堡,这样省事不少。比如现在占据武胜关,他袁世凯什么时候想打李想了,想打革命军了,就什么时候打就是了。

    冯国璋到了武胜关之后,再也不前进一步,眼看着湖北全部落入革命军手里。太后老佛爷急了,摄政王爷急了,内阁急了,连连发电急催,袁世凯却是再也鸟都不鸟,他仍旧他的“抱膝长吟”。

    清廷无奈,最后只好打起感情牌,派出袁世凯的老哥们徐世昌来彰德劝说他。只是徐世昌这个老狐狸,会真心替清廷劝说袁世凯?

    袁世凯满脸红光,亲自走出村口来迎接多年未见的老哥们,袁世凯心里清楚,清廷这回是真的急了。

    这是连与袁世凯关系甚好的荫昌也没有的殊荣,当初摄政王得权,袁世凯得保人头,荫昌出过大力,为此袁府上下视他为“恩上”。荫昌上次来垣上村时,也没有得袁世凯亲自出门来迎。

    两人一见面,亲热得就像基友,手挽着手走进了养寿园。

    袁世凯在养寿园里摆起盛大的接风洗尘宴,两人你来我往,嘴上只是“老哥”叫的异常亲热,也不管谁大谁小,都叫对方老哥。整个席间宴饮欢畅,都未谈及一语国事。

    夜色降临,宴席散去。养寿园一栋精致的小楼在朦胧的夜色中坠仙境,在阁楼西窗中烛光摇影,是袁世凯和徐世昌两个老哥俩正促膝长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