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嗯?”姜泫三人回头,却见荆蓁急急忙忙跑去了正房,三个人你瞧瞧我,我瞧瞧你,正纳闷儿呢,荆蓁便捧着姜泫的长剑跑了出来。 这两步跑得太急,气喘吁吁的荆蓁将长剑双手递上,说道:“呼……郎君,忘了佩剑。” 姜泫笑了笑说道:“今日太学仲秋辩会,文章之事。再者,子泰佩剑,易之佩刀,又是在天子脚下,无碍的。” “哦!”荆蓁缩回了手,这剑是荆蓁花了半宿的时间精心擦拭的,见姜泫不想带,神情不免有些失落。 见状,姜泫又接过长剑,拔剑出鞘,锵声长绵。这剑柄长一尺,刃长三尺五寸,宽一寸六分,两锷锋芒犀利,平行延伸,顶端收聚成峰,剑脊棱起,剑腊满施暗卷云纹,金丝作缑,熟铜为格,点以纯金装饰,为昔日诸多西域巧匠合力所造,实是一把难得的宝剑。 这柄宝剑已经跟随姜泫一年多了,细看之下,剑身上有诸多细小的划痕,已经被荆蓁擦盘得很不显眼,只不过数处缺口,皆是与王乔等人恶斗时留下的,却是很难再复原了。 姜泫收剑入鞘,又摸了摸荆蓁的头,说道:“剑有君子之德,如此宝剑正应太学盛会,佩之,也不使蓁儿空费心思。” “嗯!”荆蓁抿着嘴,露出了笑容。 小元在后边捧着碗,笑嘻嘻地说道:“哎呦!哎呦!蓁儿姐姐羞羞咯!” 蓁儿害羞不过,跑回去照着小元的屁股轻轻打了两下,噘着嘴责怪道:“让你乱说!” 小元也不疼,依旧笑嘻嘻的。见到这番情景,姜泫和史阿、荆纬相视而笑,之后一齐出门望北而去。 一路穿过南市,便到了三雍闾门,所谓三雍便是太学、明堂、灵台。过了闾门向东没走多远,便能见到石碑林和棂星门了。前次来太学,是为瞻仰石经,后来又遇到张彻生事,所以过棂星门而未入。 太学相比天下州学、郡学,规模更大,规制更高,又屡经扩建,但布局都是前庙后院,大同小异。这庙,便是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文庙了。 棂星门,是为尊孔如尊天之意。进了棂星门,走过神道,渡过泮池,绕过尊经阁,进了戟门,循甬道丹墀而上,便是夫子庙的主殿大成殿了。 大成殿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,中间建有露台,是春秋祭奠时舞乐之地,三面环以石栏,四角设有紫铜燎炉,燃桐油火炬,常年不熄,便是夜晚,也是光如白昼。 此时露台上下、大成殿内外挤满了人,都是天下各地前来参与仲秋辩会的士子。看着人山人海、摩肩接踵的,姜泫脑袋都有些大了,遥遥拜过孔子之后,便和史阿、荆纬赶紧从侧门绕了出去,直接去后面的学宫。 学宫占地极大,本能容纳万人,几番向东、西、北扩建之后,常有士子三万人在此受教。当然,正式的太学生只有数千人,剩下的不是在这长期游学蹭课的,便是像姜泫这样临时光顾的。 学宫内有两百四十房,鳞次栉比,沿着甬道直走,就能看到一片比大成殿前那处广场还要大许多倍的圆形场地,以青石板环绕铺满地面,足足有二三十亩。四周坐满了人,有外地来的士子,也有穿着玄色或者素色方领长裾衣袍的太学生。初看估计,怕不有万人。人虽多,却都在静静聆听,并无喧哗,只是偶尔彼此之前互相交谈。 场地中央有一高坛,高坛上面种着一棵高大的桧树,高坛周边四棵杏树环绕,是为杏坛,是仿造孔子讲学之所建造的。 第(2/3)页